饮用水市场鱼龙混杂:看不懂说不清的功能概念水
发布时间:2010/10/20 点击:856 字体大小:小 中 大 返回
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包装饮用水已经取代了碳酸饮料长期垄断的统治地位,连续多年稳居十大饮料的头把交椅。然而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由于行业准入门槛低、竞争激烈、监管和制度不完善,包装饮用水市场发展仍面临巨大瓶颈。 “现在开办一个天然泉水厂,投资只需要100万元左右,行业的准入门槛低也造成了饮用水行业的恶性竞争。”熊鹏说,现在很多厂商都是在低价位展开激烈的竞争,这对水的品质也会有影响。 最近几年几乎每年都要发生饮用水行业的“口水战”。矿泉水与纯净水之争,ph值之争,“水源门”之争等陆续上演。熊鹏认为,这表明这块市场的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同时也说明这个行业在生产与监管上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记者在广西玄林山天然泉水生产点采访时发现,其用来进行水质量检验的化验室里空无一物,水在出厂时就少了抽检这一道关键程序。当记者对厂里的一名化验员采访时,她竟然连“QS”标志代表什么意思也弄不清楚。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叶晓华指出,现在一些厂商只是在概念上炒作,将“高端”和“差异化”概念滥用,高价格并不代表高品质,更多是商家的营销行为,真正高品质的水应该对水源、生产环境、技术、包装等一系列因素有严格的要求。 矿泉水、纯净水、能量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包装饮用水已广为人们接受。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各种包装饮用水由于质量不同或概念各异,其价格也有天壤之别。消费者在购买时可谓雾里看花,无所适从。高价格是否意味着高品质?消费者在购买饮用水时又该如何甄别? 品种繁多迷人眼 花哨概念难辨别 50多岁的周欣经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去超市买4升的天然水,这是她一家四口人做饭、煲汤所用的水。 “我煲汤用的水都是天然水,这样汤的味道才正。”周欣笑着对记者说,“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其实以前我们也没这么讲究。” 在生活中,像周欣这类日常只用包装饮用水的人群并不是少数。统计数字显示,目前,我国消费瓶(桶)装饮用水的人口已占总人口的30%以上,部分人群开始以包装饮用水作为唯一的饮水来源。 广西瓶装饮用水行业协会秘书长熊鹏告诉记者,当前市场上的包装饮用水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天然水和天然矿泉水;另一类是合成水,主要有纯净水和矿物质水。目前,纯净水和矿泉水已分别制定了产品标准,而其它各种包装饮用水,由于质量不同,标准不一。 近些年,一批高价位的饮用水纷纷上市,打着“冰川水”“火山岩水”“碱性钙离子水”等概念,成为包装饮用水市场的一支生力军。 在广西,一瓶350毫升的“九千万”山泉水在网上售价就达20元。在企业网站的宣传中,“九千万”山泉水被赋予了五大特性:原生、小分子团、弱碱性、极软水、负离子水。而记者在“九千万”山泉水产地采访时发现,一件20瓶350毫升装的“九千万”山泉水价格为120元左右,如果是“协议合作单位”,以50元的价格就能买到,价格相差悬殊。 面对这么多种类的饮用水,价格又高低不等,消费者经常感到无所适从。市民邵世天说,现在每种水都宣称有自己的概念,难以分辨真假。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我国的包装饮用水市场发展仍处于较低的水平,总体来说较大生产规模的企业偏少、开发质量不高。相关专家建议,有关职能部门应加强监管,完善制度法规。 2005年7月1日起,我国桶装水全面实施QS市场准入规定:没有通过QS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认证企业的产品不得上市;市场上流通的桶装水如果没加贴QS标志,工商部门将予以查处。但近期工商部门在对桶装水抽检时,仍发现不少不合格产品。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校副教授张辉说,除了QS认证之外,针对产品本身的“安全饮品认证”更为重要。相关职能部门更应加强监管,完善“安全饮品”标志发放机制,让它成为消费者购买选择时的重要依据。 熊鹏介绍,一些厂商宣称ph值概念,其实PH值是天然矿泉水的一个特征,并不代表什么引申意义。无论是偏酸性还是偏碱性,都不应该成为炒作的材料。 有的高价水宣称有治疗结石的功效,其实只要是水,对缓解结石都是有一定作用的。熊鹏说。 包装饮用水行业自身也要加强自律,通过严抓包装饮用水生产、销售各环节,真正从源头上维护消费者的权益。”熊鹏说,同时消费者也要提高甄别意识,谨防上当受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