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简介」
2005年5月12日对于安徽来厦打工的高某来说是个不幸的日子。那一天上午他与几个老乡承接了一桩拆房屋的体力活。双方谈好条件后,高某和几个老乡开始进行拆房,拆到一半时,雇主钟某要求他们不要破坏房顶的石棉瓦,并指挥高某爬到屋顶将石棉瓦一片一片的取下。就在高某取石棉瓦时,脚下一滑从房顶摔到地上。大伙见状马上将他送医急救,经诊断高某的腰12椎骨脱位,这意味着他的下半身瘫痪了。在事故发生后不久高某的儿子出生了,在给高某带来喜悦的同时也加深了他内心的痛苦。
「办案过程」
曾是家庭支柱的高某瘫痪在床,高额的治疗费和护理费,对原来经济条件就十分困难的高某一家无疑是雪上加霜,高某的家属希望雇主能给予适当的赔偿。但事与愿违,在高某治疗结束后,房主钟某一直在回避,似乎不想对高某进行赔偿。无奈之下,高某的父亲(以下简称老高)到市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
市法律援助中心受理了高某的申请,为其提供了法律援助同时指派市中心王坚律师为其代理律师。承办律师详细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委后,认为本案的关键在于证据上的获取。如果雇主钟某有意逃避责任,如果没有获取高某摔伤原因的证据,那么一旦双方对簿公堂,对方可能会矢口否认并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受援人将处于被动的不利地位。老高根据承办律师对该案证据的分析将与雇主钟某的对话进行了电话录音,在该录音中钟某承认高某是为其拆房时从屋顶摔下的,并强调是他派人送医和支付医药费的。尽管如此,承办律师认为该证据还是略显单薄,为了取得更充分有力的证据,承办律师又向当天参与拆房的另几个工人进行调查,取得一份书面证明。诉前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准备到法院立案时,承办律师发现由于受援人对房东的自然状况不甚了解,只知道房主叫钟某现,承办律师到派出所调取了名叫钟某现的自然情况,而该村就有两个钟某现,承办律师专程到派出所调取证据,经过老高辨认最终确认了本案的被告。然而,法院送达起诉状时,了解到事故房屋的房主并不是钟某现,“钟某现”的年龄大约25岁左右,而高某的雇主是个50多岁的男子。为了查明事情的真相,承办律师会同法官及老高再次来到该房屋找人,一个年龄大约5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开门时,老高便说“就是他”,仔细一问该男子叫钟某源。原来当事故发生后,钟某源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为了逃避责任他冒用其儿子钟某现的名字,向高某自称为钟某现,承办律师非常气愤,当场谴责了钟某源的自私和不负责任。确定了被告主体后,承办律师又申请对高某的伤情进行鉴定,经鉴定高某所受的伤害达到一级伤残。
「判决结果」
本案经过一审和二审的审理,最终人民法院于2006年5月判令钟某源赔偿高某各项费用共计人民币25.9万元。
「律师感言」
至此本案从发生到终审历时一年之久,这期间由于本案被告的刻意制造障碍,使得原本一起普通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诉讼时间被拖长了。同时,承办律师在办理本案的过程中为了收集证据和排除这些障碍也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仅调查证人证言及到派出所、土房局等单位搜集相关证据高达十几次。虽然本案只是一个普通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但是承办律师认为法律援助案件,不管大事小事,就是一个微小的细节对于申请人而言都是大事,在办案中应尽可能地将案件做细、做完整。
本案虽然已经审结了,但它还没有真正的结束。在终审判决后,本案的被告仍迟迟不肯履行判决。承办律师经过调查取证后,最终查明被告房屋的产权情况,并将该情况送交执行法官,申请对该房查封。但是由于被告的房屋地处于农村,根本无法拍卖,因此高某目前无法实际获得赔偿,只能等待被告的房屋所在地块被政府征用时,才能从土地补偿款中取得被告应赔偿给高某的款项,也就是说高某实际取得赔偿款的时间还是遥遥无期。因此,承办律师对本案的办理结果是既感到欣慰又觉得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