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来到北美一个城市,每次出行都要走很多路,我发现这里的人行道和广州大不一样。比如,这里的市中心和广州的CBD相比,明显要旧很多。
和广州那充满绚烂色彩的人行道相比,这个城市的人行道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路基没有用一块花岗岩,所有地面仅仅是一块块1米×1米的水泥砖连在一起。虽然如此,仔细看会发现,每一块水泥砖的表面都认真地磨出了一条条细小的防滑坑,以防止人们摔倒。另外,每一块水泥砖之间衔接得十分平整,因为在铺地面的时候,工人会用机器把两块砖之间尽量磨平,特别是人行道下去马路的那一段,基本上无缝衔接,不需要一个踉跄就可以直接推着婴儿车走到马路上。在这里会看到很多残疾人平时开着电动轮椅在商场单独购物,因为这里只要普通人能去的地方,残疾人全部都可以无障碍到达。
有趣的是,这里的水泥人行道上面还印着建造的年份,在郊区,很多是2000年后建造的,而在市中心,我看到的绝大部分都是上世纪80年代、70年代、60年代,甚至50年代的水泥地面。这些地面就像融入了这个城市,虽然有点旧了,也有很多使用的痕迹了,但是却一直安静地躺在那里,服务着周围的人群,也没人打扰它们。我心里暗自替它们欢喜,假如它们是出生在广州,现在还可以安安稳稳地睡觉吗?很难想象广州还有哪块人行道是在30年前铺上的。我脑海浮现的是在西关的旧街巷里那些凿开许久却无人施工的路面,公公婆婆们不得不一步一惊心地在家门口玩超级马里奥,还有那些刚施工完毕却又迅速烂掉的路面和虽然完好无缺却又要凿开重铺的路面,我有点疑惑了。
这个城市虽然是北美的金融中心,它从没召开过什么大型运动会,我走在这里的道路上感觉比广州少很多陷阱,也许,城市的环境并不是因为迎接外宾而大幅改善的,更多的是因为规划者的心,当然还有智慧和眼光。人行道的地砖早已经不是什么新事物了,这里50年前验证了这种地砖有实用价值,所以到今天仍然用这种地砖。反观广州,似乎越来越向往“大茶饭”,而忽略了粗茶淡饭,这样就能让生活更舒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