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十一”都是国人出游旺季。新华社
深圳新闻网讯 “十一”期间放假8天的消息使很多人萌生了出游的念头,在看到“纯玩超低价旅游团”“惊爆特价团”等极具诱惑力的字眼时,有出游计划的人们,是不是心动了?
但是与机票价格相差无几的全包旅游价格,还是让许多旅游者有些担心,无法判别这些低价游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业内人士提醒旅游者,谨慎加入低价团。
超低团费 暗藏陷阱
近日,云南省某大型旅行社推出的从昆明出发的海南游,五天四夜双飞的报价为1580元。记者询问工作人员李先生,双飞价格是多少?对方回答:“1100元。”据李先生介绍,旅行团住四星级酒店,除了参团第一天和最后一天各有一顿饭旅行团不包之外,其余均包。
记者纳闷,480元怎么可能够食宿费、交通费?对此,旅游业内人士透露,这是由于目前各旅行社为争夺客源纷纷打起了价格战,有的甚至推出“零费团”“负费团”以吸引客人。一些旅游线路报的低价显然是有问题的,为了营利,难免会在旅游过程中诱导或强迫旅游者参加自费活动和购物,旅行社从中收取回扣,以弥补低报价、负报价造成的损失。
李先生说,现在旅行社之间的竞争压力很大,除了新近推出的线路外,几乎都在打价格战。其实,报名低价旅游团的游客很明白,肯定会安排其购物。
诱人广告 名不副实
在旅游行业,广告宣传是引诱游客报名低价游的主要手段。在昆明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的甘小姐,曾经参加过旅行社旅游的姜女士告诉记者,到北京,参观奥林匹克中心时没有进去参观只是在门口看了看就离开了,“可气的是,旅行结束当天是晚上8时的飞机,但是旅行社下午2时就把游客送到机场不管不问了,晚饭还是自己花了20元解决的。”
“承诺的服务也大打折扣,离开西安的时候并没有旅行车来接,而是个人步行到火车站。到了内蒙古说是住豪华蒙古包,但其实住的条件很简陋。”姜女士说。
在昆明某媒体工作的苏先生准备利用年休假去海南旅游,可是在翻阅各家旅行社的广告之后,他开始“犯晕”了,各种名目的旅游团多达数十种,而这些团的报价差价有的竟高达600元。“在咨询这些旅行社之后,我发现这些旅行团实际行程都差不多,不明白价差到底在哪里。”苏先生说。
市场呼唤 诚信经营
为了规范旅游市场,新颁布的《旅行社条例》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最大的亮点是针对近年来旅游业中出现的低于成本报价、强制游客购物、收取合同之外的附加费等损害游客权益的行为,出台一系列维护游客合法权益的规定。然而目前,损害游客权益的行为仍不同程度存在。
低价游不仅导致旅游质量大打折扣,还常常存在旅游安全隐患,一些旅游交通事故的发生也与旅行团低于成本揽客,不得不在其他环节上节省开支有关。
消费者协会提醒旅游者,警惕低价旅游团的消费陷阱。市民出游时一味追求低价格,是不可取的。有的旅行社报价很低,实际上是没有包括部分项目。有的合同价格较低,但游客到达旅游目的地后还要另外收费。所以,签订旅游合同前,一定要把合同包含哪些内容、是否还有合同以外需要付的费用搞清楚。
相关链接
欧洲九大都市在华推出“到郊区购物”
“十一”黄金周前夕,位于欧洲九大都市郊区的时尚名牌连锁购物村的代表向中国游客推销“到郊区购物”的活动。
九家购物村分别位于巴黎、伦敦、米兰、马德里等的郊区。据巴黎拉维拉购物村的代表介绍,“到郊区购物”既可以买到国际名牌,又可以全年享受四折至六折的价格,还能享受退税服务。而欧洲四通八达的交通也为中国游客前往购物村提供便利。许多中国游客已经在他们的欧洲旅游行程中加上一家到两家购物村。
根据亚太旅游协会的调查,接近半数的中国旅游者热衷在境外游时购买名牌奢侈品,中国游客在欧洲的奢侈品消费最高,平均每次出游达到1359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