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德国人都打出流畅配合时,人们的惊诧可想而知。人们都爱激动,将“德国之春”、“艺术守望者”、“青春风暴”、“激情之旅”等词赠与他们,却不知道这样的德国队与它的祖辈并无区别。治队都是靠纪律,战术都是靠团队,遇有不利则拼精神,本质上仍然就是一台由11枚螺丝组成的机器,仍旧高度无趣,只不过队员年轻,能跑,自己跑不死,能把人跑死。
德国人在02年的世界杯决赛差点绞死巴西,当时是罗纳尔多、里瓦尔多这两个屌棍出来拆破天阵,当时报纸的标题是:艺术足球取胜。八年后,马拉多纳也想让梅西承担这个突围的使命。世界杯开赛以来,世界足球先生一球未进,马拉多纳一直在等待,宽容,在组织队员爱他,但是这个孩子在瞎忙了一阵后,还是窝在别人的肩膀上哭了。
赛后,任何进入豆瓣电台的网友都能听到那首《阿根廷,请别为我哭泣》。这真是糟糕极了,身中四弹,肉身如米筛,底裤也被射穿到空中,还有什么好煽情的。昆德拉说的媚俗,我觉得就是这个意思。
所有的马拉多纳接班人都在国家队死掉了。这次是梅西,以前是里克尔梅、奥特加、雷东多、萨维奥拉。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的眉目气质都是忧郁的,心事重重,沉默哀伤,坐在10号位置,与李后主一样惶惶不可终日。而他们一旦在俱乐部,就生龙活虎,不停缔造属于个人的传奇,当中最贱的萨维奥拉被俱乐部扔来扔去,也能不停用割杀旧主的行为来论证打工皇帝的尊严。而梅西就更不用说。
梅西在俱乐部的大红大紫与在国家队的低能弱智,一直是近一两年来人们思考的问题。为什么?仅仅因为淮南为橘,淮北为枳?仅仅因为巴萨有哈维、伊涅斯塔而阿根廷没有?仅仅因为老马没有将梅西放在他在巴萨的位置?仅仅因为这些?这些问题马拉多纳都会解决掉,这并不是什么要命的问题。最主要的生产资料保证了,其他的配套设施还不是小事。问题我觉得恰恰出在马拉多纳。在巴萨,在世界任何一个俱乐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有着马拉多纳不散的淫威,但是在阿根廷国家队,他像活佛始终坐镇着。即使这次阿根廷国家队的主帅不是马拉多纳本人,他也一样会坐在那里,就像天空始终存在的阴霾。
马拉多纳为阿根廷人民成功放了一颗卫星,这样后者就不会再喜欢那些花炮了。就像我们在拥有刘翔之后,不再期待陈雁浩、李彤、史冬鹏,我们觉得期待他们是失败。每个出生的阿根廷神童,应该都被领到马拉多纳画像面前,被教育道:他给阿根廷带来一座史无前例的世界杯,但是,孩子,彼可取而代之。那些教练、家长、群众,这么多年一直想当然地想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觉得这是自然而然、理所当然的事。他们不停册封那些看起来有希望的人,但是这些人统一活成了矮子。我不知道梅西会不会恨马拉多纳,我觉得夭折的帝王里克尔梅会私下说,基巴马拉多纳。
老实人梅西只有回到巴萨才会自如,就像胎儿回到羊水,他可以在那里完成马拉多纳在国家队完成的连过五人绝技,甚至可以完成很多马拉多纳不能完成的动作,可以一个赛季打进44球,但在国家队他变得痴呆木愣。他应该很庆幸自己离开了国家队,这里充满着不幸。
也许只有等马拉多纳死掉,那留给阿根廷人民的幻景才会消失,那些后来人才好活一点。但是他不死,他活着,他活着又不能踢。这就是悲剧。1994年马拉多纳还能跑动,当时国家队告急,他一月连减16公斤,复出世界杯,率队4比0胜希腊,2比1胜尼日利亚,态势十分牛叉,竟让人以为他们将要二度染指世界杯。但接着老马因尿检阳性被逐。阿根廷队随即像房价一样,开始报复性的演出,先是小组赛最后一场0比2不敌保加利亚,接着在1/8决赛2比3输给罗马尼亚。马拉多纳扑在妻子怀抱里哭,他怪自己一时吃错了药,没有为国效力,而当时的杰出英才,包括巴蒂斯图塔、雷东多、西蒙尼在内,估计也是这样想的,他们陷入到没有保姆的恐慌当中,输给哈吉的队伍。在那时,哈吉和雷东多、巴蒂,谁能说比谁强呢,但是前者却创造了奇迹,一切只因为他是“喀尔巴仟山的马拉多纳”,他不是阿根廷的马拉多纳接班人,他可以独立创业,不用承受父荫。
生在阿根廷就得缺钙。马拉多纳像贪吃蛇,不但吃掉了当时,也吃掉了现在。阿根廷国家队近20年来的历史就是一部为马拉多纳埋单的历史,在埋单的最高潮,他们甚至请来执教总成绩只有3胜12评8负的马拉多纳执教国家队。
接帅印时,马拉多纳陷入到他盲目的爱国热情当中,而无视自己既跑不动也走不快,对战术理解仍停留在过去的事实,他和阿根廷人一样,迷信着那个1986年的、无所不能的自己。
那时他是马拉多纳。
现在是神汉。
他最终没能用他的巫术将那些悲哀的孩子催眠成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