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黄瓷介绍 关于帝王黄瓷: 黄釉瓷在古陶瓷艺术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黄色一向是帝王专用色,黄釉瓷器更是明清宫廷用瓷,决不许民间使用。即使在叛乱不断的嘉靖时期,也严禁民间使用,民窑即使可用金彩,也不可以用黄釉瓷。明黄色是黄金的颜色,中国封建朝代里,从唐朝开始,明黄即是皇帝专用颜色,黄袍被当作封建帝王的御用服饰,黄者,君之服也,它是皇权的象征,唐高祖李渊以黄袍为常服,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就意味着登上了帝位,满清时期,龙袍、龙椅、龙旗、御辇、羽盖、圣旨、琉璃瓦盖皆为黄色,直至现在,它和红色都是能代表中国的主色调。 帝王黄瓷的历史工艺介绍: 黄釉瓷分为分高温釉和低温釉两种,以适量的铁为着色剂,在氧化气氛中烧制后呈现黄色,到清代时在烧制的黄釉中加入了玻璃白,呈色较明代亮且白,无明代的娇嫩之感。黄釉的烧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素坯上直接施黄釉然后再烧制,另一种是在已烧制的施黄釉。瓷器上纯正的黄釉始于明永乐年间,以后各朝均有烧制,为宫廷专用瓷。明代黄釉瓷可以分为明早期、明中期、明晚期三个时期。
一、工艺方面:(难) 1 、黄瓷烧制难度很高,工艺复杂,通常要四次进炉:一是素烧;二是釉(白)烧;三是釉(黄)烧;四是金烧。十窑九不成。 2 、黄瓷的形成难。黄釉在800度要分解,黄瓷在1450度的高温下成瓷,难中之难。
二、瓷质方面:(好) 陶瓷通常以烧制温度来划分其优劣低温陶、中温精陶、炻中、高温白瓷、强化瓷、高温细白瓷、玉瓷、黄瓷在1450度的高温下烧成,玉如凝脂,足显珍贵。
三:工艺流程方面: 一是素烧;二是釉(白)烧;三是釉(黄)烧;四是金烧。十窑九不成。 大大小小72道工序包括:(泥料,制泥,注浆,制坯,修坯,粘黄釉,贴金花纸等等)
四:黄瓷优劣方面: 1 、听声音:优品声音清脆响亮,杯身和杯盖撞击后回声萦绕不绝,劣品声音沉重发闷,回声也不清脆。- 2 、看光泽:优品色泽如玉,而劣品色泽发灰发暗。 3 、透光性:优品透光性很强,光泽度很好,在灯光的照射下,如帝王黄袍一样透出金光,劣品则透光性极差甚至是不透光。 4 、厚度及重量:优品由于采用真正骨瓷,瓷质很轻很薄,如玉石般柔和,劣品则厚而沉重。 5 、工艺精湛:在黄釉操作上,在产品某些部位,如杯底,杯口这些细节方面,黄釉工艺处理的非常精细,劣品则是不细致。
五、中国帝王黄瓷文化 帝王黄瓷以明亮的力量,代表鲜明的、放射光芒的色彩,具有光明、华美、富丽等意义。封建帝王用金黄色来显耀华贵与权威,故又有崇高、高贵、权力、威严、智慧、神秘、华贵等象征意义。在宗教方面,金黄色又象征神圣。金黄色与秋季、丰收等概念常联系在一起,含有欢乐、庆祝等意义.